新聞|Weekly News
來源:本站???作者:letry ???發布時間: 2022-11-18 15:49:01???瀏覽:
1.微導納米科創板IPO注冊申請獲批
11月15日,證監會披露了關于同意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微導納米”)**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,同意微導納米科創板IPO注冊申請。
微導納米主要從事先進微、納米級薄膜沉積設備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向下游客戶提供先進薄膜沉積設備、配套產品及服務。
財務數據顯示,公司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營收分別為2.16億元、3.13億元、4.28億元;同期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455.11萬元、5701.44萬元、4611.37萬元。
公司2022年1-6月營業收入為15,561.31萬元,較上年度同比下降9.30%;2022年1-6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-3,925.03萬元,較上年度同比下降271.39%;2022年1-6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-4,930.65萬元,較上年度同比下降414.19%。
本次擬IPO,微導納米擬募集資金10億元,分別用于基于原子層沉積技術的光伏及柔性電子設備擴產升級項目、基于原子層沉積技術的半導體配套設備擴產升級項目、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產業化應用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。
(來源:JSSIA整理)
2.有研硅科創板上市
11月10日,有研半導體硅材料股份公司(以下簡稱“有研硅”)科創板上市,**價為9.91元/股。
有研硅成立于2001年,主要從事半導體硅材料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硅拋光片、刻蝕設備用硅材料、半導體區熔硅單晶等。
2019年至2022年1-6月報告期,有研硅的營收分別為6.25億元、5.57億元、8.69億元和6.15億元,相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.25億元、1.14億元、1.48億元和1.83億元,
有研硅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集成電路用8英寸硅片擴產項目、集成電路刻蝕設備用硅材料項目以及補充研發及運營資金。
(來源:JSSIA整理)
3.日月光馬來西亞新廠動工
11月10日,日月光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新廠(四廠和五廠)動土典禮,并宣布將在五年內投資3億美元,擴大馬來西亞生產廠房與采購先進設備,新廠房預計2025年完工,將為當地創造2700個就業崗位。
據介紹,兩座新建的半導體封裝測試廠房建筑面積為982000平方英尺,位于峇六拜自由工業區,新廠完工后,總建筑面積將達到200萬平方英尺,是當前廠房面積的兩倍。新廠房核心產品是銅片橋接(copper clip)和影像傳感器封裝產品。
(來源:JSSIA整理)
4.甬矽電子科創板上市
11月16日,甬矽電子(寧波)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甬矽電子”)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。甬矽電子本次公開發行6000萬股,發行后總股本40766萬股。
甬矽電子2017年11月設立,從事集成電路先進封裝,主要包括“高密度細間距凸點倒裝產品(FC類產品)、系統級封裝產品(SiP)、扁平無引腳封裝產品(QFN/DFN)、微機電系統傳感器(MEMS)”4大類別。
2018年至2020年,甬矽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854.43萬元、36577.17萬元和74800.55萬元,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-3904.73萬元、-3960.39萬元和2785.14萬元。
本次募集資金擬投資于“高密度SiP射頻模塊封測項目”和“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晶圓凸點產業化項目”。
(來源:JSSIA整理)
5.英飛凌擬在德國新建12英寸晶圓廠
據外媒報道,英飛凌公司已經通過了一項在德國德累斯頓新建300mm晶圓制造廠的計劃,該項目將聚焦于模擬/混合信號和功率半導體產品,計劃投資規模高達50億歐元,新工廠預計在2026年秋季建成投產。
不過英飛凌在新聞稿中強調,該計劃能否*終落實“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的公共資金”,例如歐洲芯片法案補貼支持。
英飛凌方面還透露,2023財年該公司資本支出預算為30億歐元,將重點用于擴建位于馬來西亞居林的第三工廠,增加化合物半導體產能。
(來源:集微網/JSSIA整理)
6.比亞迪半導體主動終止IPO
11月15日晚,比亞迪發布公告,暫時終止比亞迪半導體分拆至創業板上市申請,未來將擇機再次啟動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工作。
據了解,亞迪半導體在審期間已投資實施濟南功率半導體產能建設項目,目前已成功投產,產能爬坡情況良好。面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增長,新增晶圓產能仍遠不能滿足下游需求。因此,比亞迪半導體擬搶抓時間窗口,開展大規模晶圓產能投資建設。在濟南項目基礎上,進一步增加大額投資,預計對比亞迪半導體未來資產和業務結構產生較大影響。
相關業內人士表示,在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下,比亞迪半導體選擇暫時終止IPO從而加碼投資建設晶圓產能無疑是正確合理的決定。磨刀不誤砍柴工,把握發展契機進而鞏固可持續競爭優勢,提升持續盈利能力,反而是對投資者負責的體現。
(來源:JSSIA整理)
上一篇:新聞|Weekly News
下一篇:新聞|Weekly News